|
1.電商超市開始新一輪擴張
在經歷了各路商家的競爭后,互聯網巨頭與超市之爭也逐漸浮出水面。
日前,天貓超市宣布在杭州推出“半日達服務”。
我們從天貓超市了解到,到今年年底,天貓超市的“半日達服務”有望覆蓋全國20個城市,其中千萬人口以上城市覆蓋率將達到100%,上海、北京在首批20個城市中。
隨著天貓超市“半日達服務”的推出,JD.COM超市小時購、美團明天購、Tik Tok超市之間的競爭進一步升級為容量限制和配送性能的競爭。

不久,JD.COM也開放了自己的半日物流服務能力。
上周,京東物流推出了“云倉達”業務,將京東物流配送體系的資源開放給更多的經銷商。預計傳統批發業務結合同城電商,將進一步縮短電商配送時限至“半日達”。
通過經銷商直接配送到京東快遞銷售部,訂單最快2小時送達消費者手中。可以說,除了即時配送,JD.COM還通過這一創新服務為同城電商供應鏈場景提供了新的履約方案。
簡單來說,JD.COM將原有的高效配送優勢進一步拓展到了更多的商家。

除了天貓超市和京東。COM對業績限制的強調,美團旗下的各種超市業務也在加速。
上個月,美團組織了一次供應鏈峰會來買菜。美團美食業務負責人張靜表示,美團建立了一套從站點到配送的彈性績效體系,兼顧數據分析、實時運營、特殊天氣因素和營銷活動的影響,根據不同站點的情況實時調整人力。目前,超過80%的訂單已在30分鐘內送達,高峰期準點率提高了40%。
基于此,美團買菜有了新標簽:“30分鐘送到超市”,未來將幫助1000個新興品牌突破1000萬銷售額。

圖源:獵云網
簡單回顧一下,在過去的一個月里,阿里JD.COM美團在超市領域接連有大動作。此外,今年年初正式上線的Tik Tok超市業務似乎已經成熟,電商超市正迎來新一輪擴張。
可以預見,在今年的電商競爭中,超市業務是一個永遠不可忽視的賽道。
2.分銷效率成為競爭的關鍵。
阿里JD.COM美團相繼重金押注同城超市業務,但真正挑起行業競爭的其實是Tik Tok。
今年1月,Tik Tok的超市業務在Tik Tok APP正式開門迎客,全國各地的用戶都可以在Tik Tok有一個網上超市購物的體驗。到現在已經一百多天了。
Tik Tok超市主要提供次日送達和小時送達兩種服務,與天貓和JD.COM超市基本一致。
當時我們判斷Tik Tok作為超市的核心優勢是流量和內容,這與Tik Tok電商的戰略發展方向一致,完善了平臺電商的閉環布局。

相關行業研究報告也顯示,Tik Tok日活躍用戶數已超過6億,分布廣泛、畫像各異的龐大用戶流量是其發展網上超市的重要優勢。
經過100多天的探索,Tik Tok超市開始減速,原因很簡單:
投放績效體系是借鑒別人的,商家和產品資源不夠豐富,視頻內容的受歡迎程度與電商產品的受歡迎程度不匹配…
解決上述問題的工具也很簡單:時間。
未來,Tik Tok需要不斷豐富商家資源,豐富商品反饋機制,構建穩定的業績體系,需要額外的時間和營銷資金,讓用戶愿意搜索Tik Tok超市。
在Tik Tok超市增速放緩的當下,探索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成為天貓、JD.COM、美團超市的努力方向。
從上面的行業布局可以看出,天貓超市和JD.COM超市越來越像了。
一方面,天貓超市和菜鳥一起,開始完善性能限制和服務保障。
淘鮮達小時、盒馬達小時、天貓超市達半天都采用了“平臺供貨+高效履約”的模式,讓電商服務更加精細高效。

另一方面,JD.COM將自身的物流優勢開放給更多的第三方商家,在保持高效履約機制的同時,不斷擴大貨源和品類數量。
3月13日,JD.COM大商超舉辦了2023POP事業部招商大會,會上JD.COM超市推出了一系列招商計劃。
簡單回顧:增加“自然人”和“個體工商戶”店鋪,0平臺使用費,0技術服務費,質保減免80%,京東減免0.6%。COM的100億補貼扣點,取消基礎秒殺入場費,移動端和PC端均可申請入駐,30秒審核10分鐘,0元試運營90天等等。
天貓超市和JD.COM超市正在“取長補短”,配送履約能力成為行業破局的關鍵點。

除了阿里、JD.COM甚至Tik Tok的超市,美團的超市業務更加個性化。
去年10月,美團將其社區團購品牌美團定位為“明天的超市”。然后將“美團電商”的好貨事業部劃歸美團優化,為明天大超市拓展了產品豐富度,成為美團即時零售業務的補充。
2023年,美團游喧進一步下調了送貨上門的起步價,從30元降至10元,成為“超市大戰”中起步價最低的平臺。再加上上面提到的“30分鐘送達超市”,美團以強大的配送性能建立了競爭壁壘。
在天貓超市JD.COM超市美團超市的布局中,配送時效是最顯眼的關鍵詞。菜鳥國內供應鏈事業部總裁帥勇此前表示,“半日送達幾乎達到了快遞物流行業的時限”。
這也意味著行業對分發時效的爭奪進入白熱化階段。
3.破局之路困難重重
簡單回顧一下目前電商超市的競爭格局,Tik Tok超市的進入就像一條鯰魚,給整個行業帶來了新的活力。
但從配送、貨源、規模來看,Tik Tok無法與阿里、美團、JD.COM直接相比,Tik Tok的超市破局之路在更遠的未來。
2023年已經過去了四分之一,不僅僅是電商,各行各業都在加速復蘇。值得注意的是,隨著百花齊放的整體環境格局,百家爭鳴的激烈競爭環境進一步凸顯。
作為貨架電商的典型代表,電商超市生意一直是最難做的生意。
因為這是一個從用戶到商業模式都比較成熟的市場,超市的各種標準產品和供應體系給玩家帶來了幾乎平等的起步。
在超市業務價格管控體系基本一致的背景下,要想在行業中脫穎而出,比拼的就是配送業績、貨源品類、成本控制等“細活”。

在美團和Tik Tok超市進入市場之前,我們普遍認為阿里JD.COM已經在超市賽道搭建了核心屏障。但目前的情況告訴我們,消費者對時效和服務質量的追求是不斷變化的,永無止境的。
即使已經實現了穩定的次日送貨上門,也抵擋不住30分鐘即時零售帶來的創新;就算你拿下了成千上萬的品牌商家和供應商,也受不了成本更低、更豐富的產業帶商家。
目前天貓超市和JD.COM超市確實在規模和用戶心智上有優勢,但面向未來,更快的配送時間和更多更低成本的產品品類的要求都告訴我們,網上超市的競爭需要不斷迭代。
整體行業競爭呈現“水桶模式”。在標準的超市經營中,任何影響消費者決策的因素都要考慮進去,這樣才能消除短板,發揮木桶效應。
在當前環境下,超市配送是影響用戶體驗的首要因素,具有較高的競爭門檻。平臺能否實現正向循環,完全取決于商品性能效率、規模效應和覆蓋面積。
接下來,只要在履約能力建設上投入更多的資金,優質的商品和服務會讓電商超市的水平更上一層樓。
隨著阿里、JD.COM、美團的超市之爭進入半天區間,Tik Tok后來的超市能否借助流量優勢成功破局,成為業界最核心的關注點。
隨著天貓和JD.COM超市的演變,這條破局之路比我們想象的要艱難得多。